儿童对18F-FDG特殊的生理性摄取
18F-FDG PET/CT在儿童肿瘤诊断中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淋巴瘤、肉瘤和神经母细胞瘤。而儿童对18F-FDG摄取的正常分布相较于成人是不同的,这往往会对诊断医生带来一些干扰。儿童18F-FDG PET/CT显像通常会遇到一些生理性的摄取差异。同时,18F-FDG摄取增加的良性病变也可能被误认为是恶性肿瘤。
以下列举几个文献案例:
6-8岁儿童咽淋巴环位置的淋巴组织呈现高生理活性,
箭头处显示的是扁桃体和腮腺双侧对称的生理性高摄取。
儿童在检查过程中难免哭闹。一名2岁女孩在注射18F-FDG后哭泣,诱发膈肌和肋间肌摄取。
(a)MIP PET图像箭头位置显示膈肌和肋间肌摄取异常。
(b)CT显示没有膈肌异常。(c)PET/CT融合图像显示膈肌的线性摄取。
通常情况下,骨头对18F-FDG是没有摄取的。然而,骨骼不成熟的儿童可能在骨干和骨骺有生理性的线性摄取。
PET(a)和PET/CT融合图像(b)显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有双侧线性18F-FDG摄取。
低剂量、高速儿童扫描探索
核医学检查绕不开放射性核素显像药物,而药物则始终绕不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互关系,在儿童核医学检查尤其如此。在确保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剂量、提升扫描速度一直是热点话题。
虽然PET/CT正常药物剂量绝对安全,但是儿童对于射线非常敏感,使用较低的药物剂量即可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对于儿童核医学的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同时,儿童有别于成人,在长时间的扫描过程中难免害怕和哭闹,更短的扫描时间能更大程度的确保检查质量,甚至能避免镇静药物的使用。
赛诺联合MiDose低剂量AI平台搭载PET科研专用的低剂量图像增强技术,能将实现有效诊断的剂量降低到正常1/5甚至更低的同时,具备“跨设备”、“跨协议”、“跨核素”三大特点,能兼容市面上所有的正电子设备,兼容不同人群的各类临床和科研扫描协议,兼容从68 Ga到15O的全类别核素。
下图展示了MiDose技术在儿童显像中的低剂量/快速扫描极限研究和尝试:
赛诺联合PoleStar系列PET/CT以更低的扫描剂量,更快的扫描时间和更丰富的临床应用技术,已成为国内多家儿童肿瘤核医学检查量排名前列医疗机构的选择。
随着赛诺联合超高端PET/CT PoleStar Flight的问世,基于200ps量级TOF时间分辨率探测系统,进一步提升扫描效能,真正实现儿童超低剂量显像;
其搭载的全能临床应用平台,独家TOF衰减校正技术和自由呼吸3.0技术,在消除CT衰减校正伪影和各类运动伪影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的儿童极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和定量的准确性。